番外十五-《六零年代大厂子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是十来个人同时回来,就显得房子跟个火柴盒似的。

    大家或坐或站,连个能下脚的地方都没有,甚至需要把房子的大门打开,几个说不上话的姑爷,全都跑去门口站着抽烟了。

    戴荣两口子的房子与这边隔着三个单元,虽然直线距离挺近,但是到底不如原来在一个小院住着,能整天亲亲热热地凑在一起。

    而且几个孩子也都长大了,两个大的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不再需要老人帮着照看,所以他们往父母家这边跑的次数并不多,一周可能会过来两三次,还没戴英和戴兰回娘家回的勤。

    大儿子夫妻走动的不勤,只有虎娃子每天晚上跑来陪着吃个饭,这本就让老人心里不太舒坦。

    小儿子虽然来得次数也不多,只周末能带着媳妇过来。

    但是孙女是每天放学都来的,跟虎娃子一起陪着两个老太太插科打诨的,日子还算有点滋味。

    这会儿冷不丁听说戴誉要带着媳妇孩子去北京,而且一去就是好几年,甚至有可能以后就在北京常住了,老人家一时真的很难接受。

    戴奶奶没病没灾的,已经九十多了,在家属院里算是长寿老人。

    除了耳朵有些背,眼睛有些花,小脚走路不方便等小毛病,还真没什么了不得的大病。

    因着整天干活闲不住,她身体还算硬朗,一年到头也生不了几次病,连感冒发烧都少有。

    这次突然就病倒了,躺在床上起不来了,这不就是大事嘛,戴誉的四个姑姑,以及戴英戴兰都回来了,几个女人都聚在老太太的床前。

    “妈,您这个病不占理呀!您小孙子那是为了发展事业建设国家才去北京的,您总不能把孩子一直拴在身边吧?”

    戴大姑也是七十多的老太太了,坐在床头拉着老娘的手,开解她,“得亏戴誉没去当兵,不然每次回部队的时候,您都大病一场,那孩子还能放心的干工作嘛!”

    戴母跟婆婆躺在一张床上,便于家里人照顾。

    这会儿听了大姑姐的话就说:“我们知道这是孩子的工作,也没说阻拦孩子不让去呀!但你说上火这种事,也不是我们能人为干预的,这身体生不生病我们控制不了呀。”

    得嘞,人家还挺明白道理的,并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老人。

    人家就是默默上起了无名火,你能咋办?

    看着屋里这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,戴誉把媳妇拉到角落叽叽咕咕半天,得了媳妇点头。

    他便穿过人群,来到两个老太太的床前,笑嘻嘻地说:“奶奶,妈,要不你们跟我们去北京得了!还能帮我看着点孩子,照顾照顾家里。”

    他这番话简直是一时激起千层浪。

    戴母也不在床上躺着了,让小女儿帮忙把枕头竖起来,她靠坐着。

    “我倒是乐意去帮你照顾家里,可是总不能把你爸自己扔在滨江吧,三五天的还行,时间一长,他自己可过不了日子。”

    她心里也清楚,小儿子的这个提议就是想把他们接去北京养老的。

    其实敏敏都该上初中了,早就不需要大人看着了。

    “我爸早该退休了,现在算是退休返聘。

    不如趁着他还在岗,让人接了他的班吧。”

    戴母迟疑道:“咱家孩子都上学呢,大丫她们毕业以后由国家分配工作,也用不上这个名额,能让谁接班呀!”

    戴大姑虽然不同意老娘远走他乡,但是对于工作接班的事,还是接话说:“外面那么多找工作的年轻人,多少人都想找机会接班呢!我们前院有户人家的接班名额卖了五百块!这还只是轴承厂的工作,要是机械厂的,肯定价钱更高!”

    “对啊,我爸的工作不是问题,给他办了退休后,随时可以走。”

    戴誉劝道,“你们以前也是去北京看过的,咱家在什刹海的院子不算小。

    前段时间我请夏露的小姨夫帮忙重新粉刷装修了一下,去了就能直接入住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那边是平房,你们不是总说住楼房不方便嘛,去了那边就还和以前一样了,可以在院子和胡同里溜达。”

    曾经住惯了平房院子的老年人还真挺不习惯住楼房的,哪怕是住在一楼,进进出出的也不怎么方便。

    一楼的台阶虽然只有五六级,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,这几节台阶就算是出门的最大障碍了。

    自从搬进了新建的楼房,戴奶奶出门转悠拉呱的时间都少了。

    生怕不小心在楼梯上摔倒了,给孩子们添麻烦。

    戴奶奶和戴母被这孩子说得动心,敏敏也过来对着老太太们撒娇说舍不得太奶和奶奶,希望他们跟着自己一家去北京生活。

    眼瞅着戴奶奶就要答应了,戴家的四个姑姑却齐齐摇头不同意。

    为啥呢?

    因为老太太的岁数太大了。

    这时候的人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,都讲究一个落叶归根,老太太已经九十多了,哪怕能活到一百岁,那剩下的寿数也不够十年了。

    这么大岁数跑去北京,不是瞎折腾嘛!

    戴大姑就说自家老娘:“人家小两口好不容易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,你跟我弟妹又巴巴地跟着过去。

    这不是给孩子添麻烦嘛!你们留在滨江,那养老就是大家的事,去了北京,养老的担子就只能落在戴誉一个人肩上了。”

    那个侄媳妇看着挺和气的,但人家未必乐意长期跟上面的两重婆婆一块儿生活。

    而且老人上了年纪,今天这疼明天那酸的,有了毛病就得去医院看病。

    年轻人还得上班,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能耗在老人身上。

    闻言,夏露就赶忙表态:“我跟爸妈和奶奶在一起住了那么多年,早就习惯了。

    而且三个老人的身体都还算硬朗,去北京替我们照顾家里的同时,还能出去转转。

    据说现在北京的变化可大了,让奶奶跟妈去看一看,跟十几年前有什么不同。”

    说起去北京串联的事,戴奶奶那可真是打开了话匣子,虽然满屋子的人都听她说过不下十次了,但大家仍是捧场地又听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年纪大怎么啦?

    我还非得趁着自己还能动弹的时候,再去北京看看!”

    戴奶奶一副不服老的样子。

    其实,戴英和戴兰也不太乐意让父母跟去北京。

    父母在的时候,她们还有个可以回来的娘家,一旦父母离开,她们就没有娘家了。

    虽然哥嫂还留在滨江,但那是哥嫂家,不是娘家。

    戴兰急得叫过自己老公,让他去厂里把戴立军和戴荣叫回来,再不回来家里就要变天了!

    她嫁的是厂里小车班的司机,下午还有出车任务,所以这会儿那辆车就在家属院里停着呢。

    人家得了媳妇的吩咐,应了一声,就开车往车间去找人了。

    不过,即便把两个主事的男人请回来了,也无济于事。

    戴奶奶甚至还策反了自己的儿子,劝动了他跟着戴誉一家一起去北京生活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半个月,老戴家简直是兵荒马乱。

    戴誉参加完了二机厂给他举办的欢送会后,就彻底清闲了下来。

    回戴家这边跟大哥大嫂谈拢了以后怎么给老人们养老的问题,帮父母打包行李提前发往北京,又帮戴立军的在岗名额找了一个接班的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